八仙過海,各憑本事。故禪師度他的弟子,方法都不一樣。我常講:「那是你家的事!你家有,跑來找我做什麼?」一個師父若是教你同樣的方法,那他就是沒有智慧的師父。但是,師父教每個人不同的方法,那個道場要興盛也很困難,因為大家都不瞭解師父。
為什麼佛曰:眾生「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?為什麼你會打妄想?你的心本來很單純,就是心,這一顆心沒有被污染。問題是,你閑著沒事做,你背離了你的心。即:你看到現象,你執著了現象,你的心就被污染了。若能不著相,你的心就是清凈的,對外面的世界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不著相的狀態就是離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著相的狀態就是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《金剛經》很清楚地叫你要「見相非相」,之後就「即見如來」。你若見相執相,即見眾生。這就是修行之關鍵,問題是看你的功夫。
你為什麼看到相就要執著它呢?問你啊!你執著別人的肯定,你幹嗎讓人家肯定?你執著掌聲,你要掌聲做什麼?你執著收那麼多徒弟,要那麼多徒弟幹嗎呢?你執著道場要這麼大,你會做得累死;你若執著道場小一點,那樣對嗎?我要講的不是大小的問題,而是執著的問題。你習慣了,你見相就會執著那個相。該怎麼辦,你要去悟,而不是修。你的心只要不清凈,就還悟得不徹底。
你能一輩子只想一件事嗎?我不教你漸修的方法,因為你只要上網,修行的方法一大堆。禪宗也有十牛圖,但是我不講這個。我講的是禪宗,不是禪修,禪宗與禪修不一樣。如果你能一輩子只想一個問題,那就不簡單。比如,你是誰。我講的既非參話頭,亦非默照禪,而是曹溪禪。其實禪宗的悟就是修。但是,有的人修跟悟是不一樣的。很多人都在修,但他很少有領悟的。很多人在修,但是你會覺得他沒有智慧。所以,禪宗只是要把那個無明貫穿。說無明,只是方便說。
禪宗只是要你識自本心,重點只擺在此。何為修?戒、定、慧。六祖曰:「不論禪定解脫,只論見性與否。」沒有對錯,只是入手不一樣。你說:「師父,要怎麼修?」其實經典跟你講太多了,都已經告訴你了,為什麼你會一直問?因為不悟。你迷在哪裡?你不是迷在相上,就是迷在心。迷在相就是不認識相,迷在心就是不認識心。你會說:「師父,這兩個,我只懂一個可以嗎?」可以!修行沒有步驟,只有一個關鍵:攀不下去,就止息。
你有沒有煩惱?你覺得有,這個有是怎麼來的?這個有就是此有故彼有,你所講的任何概念都是這樣生起的。你現在是自在還是不自在?你不自在。此有,你認為你不自在。要不要修?不自在,當然就要修。你美還是醜?此無故彼無,你美的意思就是不醜,不醜哪裡需要去整容?佛法中談的有是這個有,佛法裡面談的無是這個無。假設你不懂這個概念,你對緣起是完全不瞭解,你懂了,妙用無窮。
聞後思惟:如何不攀緣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