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即無生,講的是真心。眾生只看到生滅之物,故一直生生滅滅,生死輪迴不斷。我們要談「心」字,禪宗又常常用「性」。若體用不分,兩者是一;勉強分之,則性是體,心是用。心的本性,心的本來面目,即是性。六祖開悟時,他完全瞭解心的本性,見到了自己的本性,所以向五祖作心得報告時,講出了五何:「何其自性本自清凈」是體;「何其自性本不生滅」是體;「何其自性本無動搖」是體;「何其自性本來具足」是相,具足一切功德之相,即心有無限的潛能;「何其自性能生萬法」是用。此五何,清楚地描述心的體、相、用。
《金剛經》曰: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。」真心、佛性是真實的還是虛妄的?無實無虛。說它是真實的,又拿不出來;說它不是真實的,卻是諸佛妙用。你要悟道,就要悟到佛性。但是你要借助你的心才能悟到。宗密禪師的禪法是繼承神會的,神會很注重「知」字,知即是覺。為了避免你與知識之知混雜,我以本知來談,《起信論》中又稱之為本覺。眾生皆有覺性。
見:你看到鬧鐘了嗎?沒有鬧鐘,你有沒有看到?都有!所以,你的能見之性,有鬧鐘、無鬧鐘,你都能見。鬧鐘這個色是生與滅,但你能見到的見性,諸法因緣生,你見;諸法因緣滅,你亦見。電燈打開,你看得到;電燈關掉,你也看得到。電燈打開,看到亮;電燈關掉,看到暗。明暗是生滅,並不因其生滅而讓你生滅。你閉上眼睛,雖然看不見我,但你卻看得到黑黑的。所以,不管你眼睛張開還是閉起來,你能看到的功能是一樣的,那個本覺並沒有變。
聞:有聲音你聽到,沒有聲音你也聽到,否則你怎麼知道沒有聲音呢?你沒有聽到聲音,你不是沒有聽到,只是你聽到沒有聲音。此即《楞嚴經》所教的。你覺得好香,或好臭。香變臭,臭變香,我能聞的,我的嗅覺亦沒有變。
知:「我」字幾劃?「龜」字幾劃?你知道是知,不知道亦是知。即:六根接觸這個世界,我的本覺是時時刻刻不滅的。《壇經》曰:「無者,無二相,無諸塵勞之心。念者,念真如本性。」即:你要時時刻刻活在本覺的狀態,與覺性相應。你要看到你的覺性二十四小時都不滅。但是,你的妄想生生滅滅,起了又落,落了又起,如此反復。你不要活在你的感覺、情緒,那些都不是本覺的東西。
見,能見明、見暗;聞,能聞有聲,聞無聲。以此類推,一切道理皆如此。是故,知道,亦是知;不知道,亦是知。你當如此:知道,我無礙;不知道,我亦無礙,但我知道我的覺性是不滅的。同理,白天你看到我們在上課;由於你上得很專心,所以晚上睡覺會夢到課上很久,還沒下課。白天跟你說你在做夢,打死你,你也不相信;晚上你做夢,我去托夢,告訴你你在做夢,你也不相信。那你說是白天做夢還是晚上做夢,還是晝夜皆是夢?
白天,你的覺知不滅。比如,下課後,有一隻狗追你,你會跑;晚上做夢,一隻狗追你,你也會跑。如果做夢,被恐龍追你也不跑,就代表你知道自己在做夢。如果我是做夢,我可以當超人,站在鐵軌上,讓火車撞過來。你白天做夢跟晚上的狀態是一模一樣的。白天死了是死了,晚上做夢死了也是死了。白天、晚上我都問你誰死了,白天跟晚上還不是所有相皆是虛妄的嗎?夢中為人佈施,心會不會痛?夢中修忍辱,哪裡需要忍耐?這就是體即無生。
你們上課聽得很清楚,下課又糊塗了。你能體悟,就不分上下課,也用不著複習。否則,你複習了老半天,也好像不痛不癢,只記一些理論。你不要給自己留任何餘地,這樣才能一翻兩瞪眼。你留給自己太多空間,難!永嘉禪師不留餘地,六祖問了,他馬上就呼應。六祖問他何不直接了當體悟不生不滅,永嘉禪師回答他:「我當下就是了。」很快,不哆嗦。
聞後思惟:如何體悟到本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