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的想法有些正確,有些不正確。但是,正確的想法我也不相信。這是什麼意思?我不會拿著雞毛當令箭,也不會死守倉庫。「法尚應舍,何況非法。」該跟你講,我會講,但是我不抓我自己的概念。我所談的就是「空」字,但我是有東西可以談的。
我故意考你:五蘊當中,自尊心是哪一蘊?自尊心不是你想出來的嗎?佛法有寫「自尊心」這個名詞嗎?佛法告訴你一個很重要的概念:想。這個想很重要。一個有智慧的人,他遇到任何的境界,他馬上能直接了當處理,他不用思量,也不用再思考。但是,你的智慧還沒有通達,你還是要思量。你沒有開悟,遇到境界當靜下來,三思而行,思考一下,再思考一下。好好想一下,多想一次,你就少後悔一次;多思考深入一點,你的缺失就會減少;好好地思維,風險會降低;好好地思考,後悔會減少。這個是修行。但是,很多人遇到問題不想,直接找別人。有的人,遇到問題,變成鴕鳥躲起來。任何的東西,到最後一定要完成。你不完成,它還是一種完成,它完成的是不負責任、逃避。所以,它都是一直在進行。
今天講的重點,就是你如何去觀察五蘊。但是,觀察五蘊的重點是在受與想。那個境界是會變的。哪裡變?想法變,境界就變,感受就變,全部行為結果就會變化。這就是智慧。日常生活,你當和家人對應,看看你會產生什麼反應。
有很多人,包括我自己的學生,常常問我方法。你問方法是對的,但是你問錯人了,因為我不教方法。你問別人方法,到處都有人會告訴你,比如叫你好好念佛、誦經、打坐……我其實也告訴過你們很多不得已的方法,好聽叫方便法門,但那並非我真正要表達的。
關鍵不在方法,關鍵在於你自己,在於你肯不肯。你肯不肯變成一個好人,你肯不肯變成一個孝子,你肯不肯心甘情願當一個好員工,你肯不肯修行……你有方法,你也是不肯。所以那個方法有用嗎?你只是騙騙自己,但是你修不來,因為你不願意改變。為什麼不願意改變?就問你自己啊!俗語講:「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。」你所謂好一點,是慢慢移對嗎?
我那一天在洗頭,就奇怪:「頭怎麼那麼癢?」洗一洗:「我怎麼頭皮屑那麼多?」再洗一洗,脫皮。奇怪,我又不是烏龜,我又不是蛇,怎麼會脫皮?原來,前幾天,我跟一位同學去一個和尚尼的道場掛單,跟她們聊了兩天。和尚尼很慈悲,說:「達觀法師,我們到樹下聊天比較涼。」有陽光,當然要坐在樹下。我注意到:這兩個和尚尼也跟我一樣坐在樹下,她們為什麼戴斗笠?經過一個禮拜之後,我才知道為什麼要戴斗笠,我坐在樹下竟然會曬傷,真是奇怪。
我的重點不是要說我曬傷,而是要講後面。和尚尼很客氣,問我:「達觀師父,像我們都已經修了三十年,為什麼還是沒有一點消息呢?」我說:「和尚尼,你們既然很慈悲這樣問了,那我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,可以嗎?」她們說:「可以。」我說:「你們不是修了三十年,你們是睡了二十八年,還有兩年在猶豫。猶豫什麼?你們還沒有決定要怎麼修。」我這樣講,和尚尼也很有肚量,她們也哈哈大笑,說:「對啊!為什麼要跟你聊天,因為你敢說真話。從來沒有人跟我們說,你一針見血就點出我們的問題。」我說:「真的!一個願意修的人,最慢三到五年就要開悟了。」大家還沒有願意修,還沒有決定。我講這句是真話,你不要懷疑,不是修行這麼難,是因為你不願意。
聞後思惟:你的心中真的只有修行這一件事情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