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日, 26 六月 2022 14:57

暢談六祖壇經(1139)志在開悟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你現在還沒有願意修,還在猶豫不決。當你甘願的那一剎那,你就快悟道了。我講課不怕各位笑,因為我敢講我的缺點,敢剖析我的內心世界,敢講我過去不堪的事情。在我決定我人生的方向之前,我的內心是很痛苦的。我三十二歲才決定教書,在這之前我的人生過得很痛苦。三十二歲之前,我做過五十項工作,要破我這個記錄的人很少見,我的內心世界就是這麼複雜:今天去上班,就開始在找工作了。既然要找工作,為什麼要去上班?因為我要生活啊!那為什麼要再找工作?因為這個工作不是我想要的。就這樣,我複雜了十二年。內心的苦,內心的衝擊是很大、很離譜的。

  因為我離譜過了,我太瞭解大家的心多麼離譜。一樣的道理,你讀《壇經》,不見得要修《壇經》;你讀《彌陀經》,也不見得要修《彌陀經》。為什麼會如此呢?你有很多的欲望放不下,你有很多的不捨。但問題是,你又想修行,這就是你的矛盾點。所以,你們現在的狀態就是跟我之前的狀態一樣,你們還沒有決定你們的方向。

  我不知道大家看經典到底是怎麼看的,但是大家就拚命看。你不能確信一個概念嗎?佛法就是在談心而已。你的心中有沒有覺得哪一本經沒有讀很可惜?你應該確認,意思即:「我人生的方向,我已經很清楚了。」三十二歲時,我決定:「我這一輩子要做的事就是教育。」四十二歲那一年,我出家了,我只有一個願:我不是要經營道場,所以我不用擴大道場;我不需要總公司、分公司,總公司就是本山,分公司就是各地方的精舍;我也不需要信徒。我的那個願很簡單:這一輩子我要開悟,還有度一個人開悟。這就是我的心願,小小的心願。

  假設我有一百萬的信徒,沒有一個人開悟,這個不是我要的。我舉個例子:有一個母親生十二個孩子,都是不孝子,她生那麼多個做什麼;另一個母親只生一個孩子,那一個孩子是孝子。你的目標是生十二個不孝子,還是一個孝子?

  不管你是什麼人,你清楚你自己要做什麼嗎?有的人出家,他的志向就是要蓋一間道場,度很多人。如果他跟梁武帝比,比不上萬分之一。梁武帝遇到達磨祖師,就被他說死了。所以我身邊的人,包括我的學生,沒有幾個人瞭解我的。

  我沒有在擴大我的道場,但是別人的道場需要我,我會付出。所以,彌陀佛寺的講堂,就是禪心學苑護持的。我不去講,你的講堂我護持,我幫你做出來,你可以請別的法師去講。但是,我不擴大禪心學苑,我們那個五十平的空間夠了。我們那裡是辦公大樓,每一樓有四戶,按照一般的人,我算是很笨的。如果一個出家人一開始在一個辦公大樓裡買一間,經過一兩年之後就會再買一間,再經過一兩年之後,整棟大樓都是他的。這叫做經營道場,不斷讓道場一直擴大,讓信徒一直增大。我並沒有講他不好,我說這是每個人的心願。我的重點不擺在這裡,這不是我的心願。同理,我自己有沒有覺悟,我時時刻刻問我自己,接下來,我要講的就是覺悟的東西,僅此而已。

聞後思惟:你立的是什麼志呢?

 

閱讀 444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