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日, 26 六月 2022 15:13

暢談六祖壇經(1140)建立信念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人不見得需要有宗教,但卻應該有信念。對於個人叫信念,對於公司叫做理念。很多人完全放任自己,對自己很不負責任。有一天,我在回住所的路上,遠遠看到一位和尚尼不知道在路邊問什麼。我想她一定在問路,於是我很主動開車到她旁邊停下來。我問:「法師,你要去哪裡?我載你去好了!」她說她從臺北來,因為她跟一位法師約好今天要去她們的道場。結果,她坐國光號來到我們這裡,打電話給那一位法師,卻沒有人接電話,所以她很苦惱。我說:「你說的道場我知道,我直接載你去。」我載她到了那個道場,那裡庭院深深,門庭深鎖。那個道場在半山上,我說:「法師,你不用緊張。半山腰還有一間女眾的道場,我先載你去那裡掛單一個晚上。」

  到了第二間道場,我本來就要走了,但是住持很客氣,邀我坐下來喝茶。在喝茶的過程中,住持得知那位和尚尼本想到她們山上的那間道場,就馬上跟我們說:「那個道場,明年林務局就要強行拆掉了。」我問:「你是怎麼知道的?」她說:「那個道場的住持都住我這裡,所以林務局要拆的通知單當然寄來這裡。」我載的那個比丘尼一聽到,臉色稍有變色。我一看到她的臉色,就知道她的意思,便問她:「法師,我看你不是純粹來掛單吧?你是不是要來找一個道場呢?」她說:「對,我是要來找一個道場。」既然那個道場要拆了,就不適合了。我說:「那該怎麼辦呢?我認識一個法師,心量也很好。她的道場剛蓋好,環境不錯,不然我載你過去,你看看適不適合。如果不適合,我幫你載,載到適合為止。」

  時間很晚了,我也沒跟她聊太多。我跟她講:「我留我們禪心學苑的電話給你,如果不適合,你打電話給我,我再幫你找適合的道場。」一個禮拜之後,我過去看她。我問:「法師,你過去是修什麼法門?」她說她是修禪宗。我說:「你是修禪宗,這裡修凈土,你能適合嗎?」

  我要講的就是這一段。她說,曾經分別有四個人看到她,都跑來跟她說:「師父,你應該念佛。」第一次有人跟她講,她沒有理。第二次,有人跟她講:「師父,你過去是修念佛法門的,你只要修念佛,馬上就能契入。」她又不理。又有人跟她講:「師父,你過去是修凈土的,你修錯了,你不應該這樣修。」後來,又有第四個人跟她這樣講。因為有四個人跟她這樣講,所以她今天才留在凈土的道場。她想試一試,她之前是不是修錯了。

  聽她這麼一說,我便對她說:「只有四個人跟你說過。我這一輩子,至少有四百個人跟我說:達觀,你是好人。但是,我知道我自己明明不是好人。我不會因為你們說我是好人,我就認為我是好人。你修得對不對,你自己不知道嗎?你從民國七十四年就出家,假設你過去有這個因緣,你早就知道相不相應。」我舉我的例子,說我過去是什麼因緣我不知道,我高中時有一次看《壇經》,看了之後,馬上覺得這本書我已經看過。為什麼這麼確定?因為我看完後馬上就跟我的同學講《壇經》。我以前是讀工科的,讀完要在工廠做實習,我的實習作業都是他幫我做的。他負責做,我負責講故事給他聽。

  我說:「如果講宿世因緣,這個算不算宿世因緣?如果你多生累劫都是學凈土的,哪有可能你出家三十幾年,到現在還不知道,還要試一試相不相應!」我很不客氣地對她說:「你修什麼法門都好,但是你一定要確定修行的信念。第一,你只求往生極樂世界可以,你就這樣做;第二,你想求開悟,你就走開悟的路線;第三,你想不墮三惡道,沒關係,你好好做人。但是,你要確定。」

  你們就是沒有確定要怎麼樣。如果你確定出來了,其他跟這個不相干的放一邊。你可以沒有宗教信仰,卻不能沒有信念。你要走什麼路線,你的人生是什麼,你要很清楚。我的路線就是很清楚,我要明白真理,我也要將我明白的真理告訴一個人。

聞後思惟:你清楚你人生的路嗎?

 

閱讀 445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