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日, 03 七月 2022 15:52

暢談六祖壇經(1147)自我束縛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你可能會問我:「師父,應該如何修行?」我說:「不用修行。你只要懂了就是修行;你不懂就是迷。你是帶著迷的心在修行;悟,是帶著悟的心在過人生,在遊戲三昧,而假名度眾生,僅此而已。」
你自己看書也好,你要善用你的工具。這支筆就叫做工具,你可以把你搞不清楚的世界畫起來。你這一輩子的濃縮,你這一輩子的想法,都跳不出你畫的東西。你現在願意稍微醒一下嗎?你的重點,應該先擺在讓自己確定百分之百懂。當你確定百分之百懂時,你在日常生活當中,不要跟你懂的東西抵觸。你不要抵觸你的想法,除非這個東西你很愛,而它又是真的,你去追求它,你才跟你的想法是一致的,才沒有抵觸。

  你來聽我的課,你中毒了,你就會掙扎。你的內心開始有些混亂了,因為你明知這些東西是不實在的,但是你又不願意放。你的內心開始衝突,衝突到最後,一定是倒在任何一邊。其實,它並沒有衝突。一個懂得「空」的人,一定懂「有」。你還沒有契入空,還未真懂,你才會覺得衝突。六祖所教的禪,其實就是在講這個而已。

  你認為你要開悟,至少要三年時間。其實,三個月都太久了,三天也太久,三秒也太久了,因為你本來就是那樣的人。說當下,也是多餘的,你是閑著沒事做。你說需要三年,糟糕了!左三年,右三年,來來去去又過六年,總共十二年,所以春去春又來,花開花又謝。

  三年才會開悟,你被三年的咒語卡住,你在詛咒你自己,或畫地自限。咒就是心的力量,你被你心中的力量詛咒。沒有關係,那就給你三年時間。你現在存款多少,假設我不管,讓你另外重新開個戶頭歸零。你想存到一千萬,你此生可以存得到這筆錢嗎?假設要存二十年,從一塊錢存到一千萬,從一千萬存到一億,從一億存到一百億,這些錢都是不實際,因為它都是生滅,它是變動的。你存一千萬,是要給我用嗎?自己用不著,節約得要命做什麼?自己又不受用,你存它幹嗎?想不開,想開就好。叫你給別人用,你又不肯:「這是老娘辛辛苦苦攢來的!」如果你把一千萬送到慈善機構,也只是換一張獎狀而已,獎狀去玩具店買就好了。你的人生到底在幹什麼,你搞不清楚。你會說:「師父,我雖然知道我不見得用得到,但是如果沒有它,我會沒有安全感,老了不知道怎麼辦。它就是我的護身符,我的安全全靠它了。」

  如果開悟需要三年,而存一千萬要二十年,哪一個比較簡單?開悟!故曰:「至道不難,唯嫌揀擇。」只要是累積的,都很累。你們都是活在累積的概念。比如:「師父,我多生累劫造多少罪孽呢?假設我造一千世的罪,這叫業障,往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嗔癡。」罪業也是累積來的,你慢慢節約,節約到現在才變成這個樣子。你走到,烏雲就跟到哪裡,所以你頭上總是一片烏雲。按照你的概念,你累積了一千世的罪,你來投胎,來聽我講《壇經》,你這一輩子有希望嗎?你這一輩子怎麼修,你都沒有可能成就,因為你要算數:一千減一,還有九百九十九世的罪。你說:「有啊,師父,至少我已經少了一世的罪。」你下輩子有可能不是九百九十八,而是恢復一千。我說一千世不是誇張,按照佛法講的是太少,你不止一千世!你學佛,來聽《壇經》,有什麼希望可言?

  「立地」可以滅幾世罪?你不可以說是用累積的。按照你的概念,這個也應該是累積的,你應該修一千世,才能夠除你一千世的罪,你是否覺得這樣更符合數學、更符合因果?如果我按照你們的想法來為你們講修行,還有什麼人想修呢?可是,我要講頓教的,卻沒有人理我。六祖曾做過一個譬喻,一個山洞一千年來都沒有人進入過,所以是黑暗的。只要有一天,我進去之後,把火一點,把燈一開,千年暗室一燈盡除,不需要我點一千年。你會懷疑這個理論嗎?你有信心嗎?這叫做頓教法門。

聞後思惟:你相信你可以當下即悟嗎?

 

閱讀 487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