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了我的課,你為什麼做不到?我從來都沒有叫你做,你只要聽懂了就好,我要叫你做什麼?我舉個例子:是妄想,你要做什麼?知道就好了!我又不是叫你想辦法去修,把妄想修掉。你懂了,縱使你現在起妄想,妄想也不礙你。就像你在陽光底下有影子,你不會問我:「師父,如何除影子?」你也不會說:「師父,影子一天到晚跟著我走,我很煩。」如果你覺得影子是冤親債主,那你就會受影響。如果你知道那是影子,它跟著你,也沒關係啊!你什麼時候被你的影子傷害嗎?如果你在走路的時候,會不小心被你的影子絆倒,那我就很害怕。但是,你卻曾經被鏡中的影像嚇到,尤其是半夜起來照到鏡子,曾經有人被嚇倒過。
很多同學問我:「師父,你講得很有道理,但是我做不到。」如果你確定床上那一條是白蛇,你會不會過去抱它?你用不用修不凈觀?你知道它是白蛇,你不抱它,會不會很痛苦?你會不會壓抑?你不會!但是,如果你確定她是白娘娘,你就會很痛苦。尤其如果你是修行人,你會痛不欲生,這叫做「百思想」。
你問:「師父,對這個境界,我應該怎麼修?」凡是不懂的修行人,都是病態。他的內在都有很多的壓抑,很多的欲望,很多的情欲和道德。表面上,你看一個人在修行,其實他的內在很苦,他最後死是苦死的。但是,他又沒辦法將他心中的苦跟別人說。
我講的就是六祖所講的「識自本心」。以白話的方式,即是:認識自己,認識世界,認識真理。我只要你認識。認識了,你所有的問題就止息,你不用再問我了。這叫做頓悟。但是,之後你還是要過人生,還是要生活。接著,你就善待自己,善待別人,善待一切萬物。我的白話文已經涵蓋了一切菩薩道的精神。
你認為這個想法會傷害你,那就是一種妄想,就是一種執著。當這個想法不再傷害你了,那就是一種妙用。雖然這些名相都是假名,但是文字有文字般若。你要懂得文字般若,因為借由文字去觀照,你可以進入實相般若,那也是一種般若。那個時候,它已經轉名了,它就可以用其它名詞來代表。本來是妄想,但是你會用之後,就叫做正念了。差別在於你執著與否,你能善用與否。你起這個念來善待一切,那就是正念;你起這個念來傷害一切,那就是妄念,是一種邪見。你要馬上轉過來。
但是,光是轉念還不夠。那個人為什麼躺在那裡?我應該救度他。那條白蛇為什麼一直修煉還是白蛇?我應該生起慈悲心度化她。並不是轉個念而已。沒有學佛的人就會轉念,往好的方向想,古時候的正人君子就會。
我的核心只有一個,但是我講的法很活潑,所以你一定要聽得懂。你聽我的課聽那麼久,你不要聽到最後,卻不知道我的核心。我的核心就是:若無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。沒有事,那樣就好了。接下來,隨緣生活,隨緣度化。
聞後思惟:如何知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