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六, 27 八月 2022 07:31

暢談六祖壇經(1217)建立萬法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若悟自性,亦不立菩提涅盤,亦不立解脫知見,無一法可得,方能建立萬法。

  「若悟自性,」禪宗的修法,就是要讓你悟到本來面目。故六祖曾說過:「唯論見性,不論禪定解脫。」你只要悟到自性,即是一網打盡。「亦不立菩提涅盤,」「不立」,是不需要建立這個名相、概念。對於悟到自性的人,這些都是多餘的,就像一個人只要會蓋房子,藍圖都在他心中,不用一張一張畫。我們不懂的人就研究什麼叫菩提、什麼叫涅盤。

  一個開悟見性的人,為什麼不立菩提涅盤?為什麼不立解脫知見?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假名,都是對迷的人安立方便而說的。沒有悟自性的人,我們要跟他講煩惱與菩提、生死與涅盤。我們會鼓勵還未開悟的人:「你要借由煩惱,透過突破,悟到菩提。世人生死事大,你要解脫生死,才能悟到不生不滅涅盤的境界。」這都是對迷的人勸慰的說法。

  眾生一直六道輪回,一直被無形的業力的繩索所束縛,所以我們鼓勵所有人一定要解脫。如果我說:「你們要好好修,以後會開悟。」或:「你們要好好修,以後會成佛。」這些話都是在開導你們。一個悟道見性的人,就知道沒有這些事情,故「亦不立解脫知見,」一塵不染,連一法都不可得、不可染。

  「無一法可得,方能建立萬法。」這兩句話已經將般若經的精神道盡。「無一法可得」,因為一切法畢竟空寂;「方能建立萬法」即隨順世間立假名。對一個開悟的人,這些名相對他已經都不重要了。名相你要瞭解,但是不要那麼執著。比如,你剛開始當講師,可能要準備很多資料、大綱,有時候還要背稿,背一些好的句子以及勵志名言,這叫做立。即:這一場演講要如何講,有固定的模式,有次第,有大綱,有藍圖,有前後的順序。但是事實上,教到最後,你會得到一個答案:立那些概念,反而會障礙到你,因為那是死的,不活潑,而且每一班的學生都不一樣,所以你抓著那些東西不放是不對的。如六祖所說,即是隨方解縛,能把他的束縛解開,你就是一個好的老師了。

  你要真正體悟到,立這些概念,都是一種權巧方便。而且,這些法都是因人而建立的,故以法的本質來講「無一法可得」,這是真實的,這是真空。把你以前所學的東西全部拋開,就在你拋開的那一刹那,你的內在反而能夠建立萬法,你會變化無窮,會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絕。萬法一直生,妙不可言,所以,「方能建立萬法」就是妙有。你為什麼老是用那一套呢?這就代表你一定有東西抓著,不會變化,所以才不會進步,才沒有辦法產生萬法。因為前面不建立,後面才能夠建立,真是妙不可言!

聞後思惟:你能放下一切束縛你的概念嗎?

 

閱讀 532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