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祖道一談過一句話:「道不用修。」真理已經擺在你面前,僅此而已。比如,這個玻璃很髒,擦或不擦,真理還是擺在你面前,只是你看不到而已。道不用修,道、實相、直理,亙古以來就是擺在你面前,你卻看不到。打噴嚏也是真理,你卻看不見。假如沒有你現在看到的所有現象,那還叫世界嗎?世界就是清清楚楚地展現在你的眼前。真理不是把所有的垃圾都倒掉,家裡都弄得很乾淨。那不叫真理,而叫做假相,叫做眾生的妄想分別。乾淨不乾淨,是不是垃圾,都是你說的。
你一定有你對你自己的看法,這些看法並不是真的。你對別人的看法亦不是真的。既然如此,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也不是真的。因為你對你自己的看法不是真的,所以你一直在欺負你自己:「我怎麼這麼笨?我怎麼這麼傻?我怎麼這麼苦?」你一直用這種看法看自己,但是你不知道這是不對的。你的實相沒有那些東西,但是你卻不知道。
有的人讀了禪法,不懂得何為「不思善、不思惡」。四祖道信曰:「莫作善,莫作惡。」你如果解釋成不要做善就錯了。所謂不思善、不思惡,即是隨緣做,但心中並沒有善與惡。你刻意做,心中又有善惡,你的內在就會有痛苦。我隨緣做,你說我是好人,那我就說謝謝;我隨緣做,我被你罵,我就清清楚楚地看著你罵我,我還勸你在罵的時候不要那麼激動。沒關係,你儘量罵,我做錯的時候,你儘量講,我虛心接受。
我們是在化解問題,不是突顯問題。有的人認為這一盆花擺在這邊好看,有的人認為擺在另外一邊好看。你悟到了什麼?這一盆花哪裡有問題?怎麼擺都沒有問題。那為什麼怎麼擺都有問題呢?因為世間的人吃飽了撐的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強烈的認知,認為這一盆花應該擺哪一邊,擺哪一個定點,那個「應該」就是一種無知。你認為養孩子,孩子就是要孝順你;你認為幫助別人,別人就是要回報你;你認為你拜佛,佛就要出來為你摸頭。以上都是你所認為的「應該」。
我用這一盆花來講,它就是一個世界,一花一世界。你不僅始終不承認這個世界沒有事,而且還想盡辦法扭轉乾坤,實在是妄上加妄,迷得很深。你很錯誤地扭曲了實相、真理,你卻沒有感覺到。
請你好好看到一個概念:這個世界是你的心在決定的,是你心的意識在決定的。為什麼要談轉識成智?因為這個意識會帶給你很多痛苦。你用這個意識來看這個世間,你很痛苦;你用這個意識來修行,了不可得,你會越修越偏。所以,從擺東西這件事上,你就可以領悟。要不要擺?要!要擺哪裡?你如果好就好,而不是我好就好。擺哪一點,都是虛妄一招而已,大家卻在吵架、打架。兩三下,你就當看穿:世間人都是在折騰這個,其實沒有事。
同理,別人有沒有水準,還是你的心決定的。如果我不決定他有沒有水準,其實我的內在是沒有這個事情的,我不會因看到他而苦,也不會看到他就排斥他。你不是要度化他嗎?所有的人都會排斥他,只有你不排斥他,所以你才有機會度化他。我以前去公司上班,我都是找很木訥的人聊天,因為遊覽車一坐出去,那個人永遠都躲在角落;大家如果去逛夜市,他總是走在後面。
聞後思惟:你能確定你的問題都是由你的想法造成的嗎?